第121章-《戏子奋斗日常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朝廷屡屡短缺辽东的军粮,却又从来不是不给,无疑是在告诉镇北王,你的命脉还被人抓着。
    这是朝廷钳制辽东的一种手段,镇北王明白,所以这些年来他一直大力推广开荒屯田,可惜成果不大。
    德叔噤若寒蝉。
    不知道过去多久,镇北王的情绪终于平复下来。
    再如何好的前景,也得将眼前的难关度过才是,终归究底镇北王还是冷静的。
    “世子说,若是边城缺粮,黑河卫可拿出八千石粮食。”
    镇北王先是静默,再是疲惫,他摆了摆手:“还是先看看各卫的情况再说。”
    ……
    这个冬天,黑河卫终于不缺粮了。
    哪怕是那些罪民,也几乎没怎么挨过饿。
    当然日子也是过得极为辛苦,到了严冬之际,只要外面风雪稍停,就得跟着卫所兵士们一同进山寻食。
    也不光是寻食,还得打柴。
    天气寒冷,都靠柴炭取暖,可柴炭乃是易耗品,这些罪民们极大多数家中都没有存够足够过冬的柴火,也是今年冬天太冷,超出人们的预料。
    所以即使不进山寻食,也是需要打柴的。
    镇北王并没有命人到黑河卫拉粮,这些粮食看似不少,实则对整个辽东来说却是杯水车薪,没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,也用不上这些粮食。
    他倒是派人来黑河卫拿了种洋芋的法子,对此祁煊没有任何保留,还奉上了整理出来的册子。
    这册子中除了种植洋芋的法门外,还讲诉了种植与食用时各种禁忌。
    例如在种植前切块后要进行消毒,以及若是长了芽的洋芋是万万不能食用的。
    这两样才是推广洋芋种植的关键所在,明明大昌境内已经有百姓种植了洋芋,却并未引起人们的关注,无外乎种植法门不得当,成了鸡肋的存在。
    甚至有的平民吃了长芽的洋芋中毒而亡,更是让人们对之敬而远之。
    与黑河卫不同,其他卫城的日子却并不好过。
    辽东年年缺粮,但却极少会发生让下面兵卒们挨饿的事情。
    所以哪怕各地将领尽力压制与隐瞒,关于粮荒之事还是让下面人知晓了。
    并没有确凿的证据,不过是以讹传讹,也是外面闹起粮荒,而最近大家的伙食都减少了,让人们免不了各种猜测,而猜测慢慢变成了各种流言。
    对于这种扰乱军心者,各处卫城一律是重罚。
    军法处置了几个,下面倒也消停了下来。
    不过这种手段只能管一时,而下次若是爆发很可能是更为激烈的兵乱,对此各地将领均不敢掉以轻心,纷纷报了上来。
    镇北王踌躇再三,还是选择了据实以告,将事情原原本本的真相告诉了大家,并保证哪怕他本人没粮食吃,也不会饿死下面一个人。
    镇北王在辽东军中素来威望甚高,每年只要不是边线告急之时,他都会在各个卫城巡视。
    或是关心普通兵卒疾苦,或是练兵,每年都是如此,从未曾漏下过。
    所以辽东军对他是极为爱戴的。
    这次,怕下面生了兵乱,数九寒天他亲赴每一座卫城,亲自出面解说。
    那些普通兵卒们即使恐慌,到底没闹出任何乱子。
    其实也不是没有,不过与大局相比,还是相对平静的。
    也是事实摆在眼前,整个辽东都在闹粮荒,就算当了逃兵,在外面没有粮,还是一个死。
    既然王爷都说不会让下面人挨饿,王爷言出必行,想必不会骗大家。
    各地卫城很平静地进行了减餐减食,从一日三餐到早上那顿不食,从顿顿吃稠,到半干。
    尽量让大家可以保证体力,却又不会耗费粮食的速度太快。
    与卫所的兵卒相比,卫城里的老百姓却是遭殃了。
    各地豪强与粮商纷纷攥紧手里的余粮,普通老百姓买不到粮,不免闹出了各种乱子来。
    可只要辽东军不乱,下面的就乱不了,即使乱了,也可以镇压下来。
    这也是被逼无奈之举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时间如流水般划过,在除夕的前一日,秦明月发动了。
    接生婆是王府那边派来的,镇北王妃听说秦明月有了,知道像黑河卫那种环境,恐怕接生婆不容易找,便提前使了两个过来。
    这一胎比生昀哥儿时顺利许多,从阵痛将孩子生下,也不过花了两个时辰。
    也是秦明月胎位正,又是第二胎,所以人几乎没吃什么苦,就把孩子生下来了。
    又是一个男孩儿。
    让祁煊的女儿梦和昀哥儿的小妹妹梦,都破碎啦。
    这边秦明月正躺在榻上闭目养神,悠车那里,祁煊正和昀哥儿小声说着话。
    “爹,怎么不是小妹妹呢。”
    “爹也很疑惑这个问题,不过这事得找你娘,谁让她没给你生个小妹妹。”
    秦明月阖着眼,浑当自己没听见。
    “他长得可真丑啊,皱巴巴的,像个小猴子。”
    “爹也这么觉得,一点都不像爹,像你娘。”
    “可娘长得不是这样的,娘又白又好看。”
    “你娘刚生下来的时候,就是这样的。”
    ……
    时下民间有这么一种说法,出生在寒冬之际的婴孩天生的命苦。
    之所以会这么说,也是当下取暖设备不足,而天气太冷,很多小婴儿出生后都无法适应。
    这种月份的孩子若是生了病,无疑是一场大难,能不能活下来都是未知数。
    打从计算出自己的预产期是在腊月,秦明月就提高了警惕性。
    能准备的都准备了,就怕到时候出了什么问题。
    即是如此,侍候还没满月的晨哥儿也是一种灾难。
    这个时候的小婴孩都是在吃吃睡睡中度过,吃得频繁,拉得也频繁。
    不分昼夜,不分时候,有时候嘴里吃着,下面就拉了。
    还有时候你刚给他换了干净的尿布,他又拉了。
    幸好有昀哥儿的经验,秦明月准备了很多很多的尿布,甚至比昀哥儿那时候更多,因为天冷洗了尿布不容易干。
    香巧她们被忙得团团乱转,秦明月甚至让人专门辟出了一间屋子,烧上炭火,用来晾尿布。
    年幼的昀哥儿重心开始从娘身上,转移到爹身上,因为秦明月已经有些顾不上他了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