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二十一章 恩科-《问鼎十国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罗幼度并没有在意殿下文武官员欢喜的表情,此刻他也洞察了些许猫腻,只是并未有任何表示,好似自己真的给蒙蔽了一样。
    一如往常的开着朝会,与窦仪商量着粮草调配的问题。
    罗幼度本不准备对于交趾劳师动众。
    但交趾因为他的一个支持,彻底乱了起来。
    作为始作俑者,罗幼度显然不能置身事外。
    以窦仪为首的宰相们,并不愿扩大战果,也没有对交趾动兵的意思。
    但是随着他们默认了在南海建造水师,威慑南海诸国的行为,对于交趾的态度便有所改变。
    窦仪、魏仁浦只是重视民生,并不迂腐。
    他们对于交趾他们并无多少兴趣,然而罗幼度任命陈览为静海节度使以后。
    交趾地方割据不认便罢,反而一并出兵攻打陈览。
    尽管使者任命书还未传达,可在窦仪、魏仁浦眼中,这无疑是对朝廷的一种挑衅。
    未阉割的文人,血气不比武人逊色。
    窦仪、魏仁浦不愿开战,并不意味着不敢。
    国家的威严,容不得任何跳梁小丑的践踏。
    交趾的割据势力,竟敢蔑视中原朝廷。
    窦仪、魏仁浦这类不喜战的文臣都不能忍。
    要不不打,要打就让整个南海都见识一下,什么叫天朝上国的威严,不容置疑。
    在即将下朝的时候,罗幼度好似心血来潮一般,突然说道:“巴蜀、江南、吴越、泉漳以及岭南皆入我朝领土,但朕的恩德却未波及四方,尤其是巴蜀、江南、岭南等地。朕欲特开恩科,为朝廷取士,诸位爱卿,以为如何?”
    一时间,满朝文武有些茫然,不知恩科是何物。
    窦仪试探性的问道:“恩科,可是再开科举的意思?”
    自后晋起,科举都是三年一次。
    朝廷也沿用了这个惯例。
    恩科最早起于宋朝,故而此刻还未有恩科一说。
    但窦仪才思敏捷,字面推敲,以知其意。
    第(1/3)页